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王毅:支持“六点共识”的国家越多,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
时间:2024-06-05 01:16:35来源: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:施少伦

《花秀传媒》

 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同土耳其外长费丹4日在北京共同会见记者时,应询阐述了中方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基本主张。

  王毅表示,在乌克兰问题上,中国的立场就是劝和促谈,坚定不移,一以贯之。这一立场基于习近平主席在危机初期就提出的“四个应该”,第一条就是各国主权、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,同时也强调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。尽管现在和谈的条件仍不具备,但中方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一刻也不会停歇。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去争取。中方也鼓励和支持世界上一切有助于缓和局势、实现和平的各种倡议和努力。我们重视瑞士为筹备和会所做工作,多次向瑞方提出建设性意见,瑞士方面对此一直予以积极评价和感谢。当今世界各种会议很多,能否参加,怎么参加,中方将根据自身立场自主决定。

  王毅强调,中方认为,在乌克兰危机上,世界现在需要发出更多客观、平衡、富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声音。为此,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“六点共识”,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,即战场不外溢、战事不升级、各方不拱火,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、加大人道主义援助、反对使用核武器、反对攻击核电站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。

  王毅指出,刚才我同费丹外长就此交流了意见,土耳其方面也对“六点共识”表示欢迎和赞赏。我想告诉各位的是,短短一周时间内,已有来自五大洲的45个国家,通过不同方式对“六点共识”作出积极回应,其中26个国家已确认加入或正在认真研究加入方式。俄罗斯、乌克兰两个主要当事方也对共识的大部分内容予以肯定。这再次说明“六点共识”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,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公约数。中方相信,参与共同呼吁的人越多,局势降温的希望就越大,冲突升级的危险就越小。支持“六点共识”的国家越多,召开真正和会的日子就越近,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。中方真诚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“六点共识”,让我们共同期盼和平早日到来。(完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图片

中华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,中国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体现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中国哲学精神,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、民为邦本、为政以德、革故鼎新、任人唯贤、天人合一、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、讲信修睦、亲仁善邻等,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、天下观、社会观、道德观的重要体现,其强烈的实践性与具有“改变世界”理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契合性。《花秀传媒》  全村村民都是足球队的“赞助商”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23版权所有